慕尼黑讯——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近期战绩起伏,后防线问题频发,而球队主力中卫金玟哉的伤病隐患更成为焦点,据跟队记者透露,这位韩国国脚自10月以来一直遭受脚踝疼痛困扰,但由于赛程密集与球队用人紧张,始终未能获得充分休整机会,这一情况引发球迷与医疗专家对球员长期健康及俱乐部风险管理的质疑。
本赛季,拜仁慕尼黑面临多线作战压力,德甲、欧冠与德国杯的密集赛程让主力球员疲于奔命,金玟哉作为后防核心,本赛季已出场23次,场均跑动距离超过11公里,记者了解到,其脚踝伤势始于10月初对阵莱比锡的联赛,当时他在一次对抗中扭伤脚踝,虽未结构性损伤,但炎症反复发作,队医建议短期休养,但球队因乌帕梅卡诺、德里赫特等中卫相继伤病,被迫让金玟哉带伤出战。
“疼痛感始终存在,尤其是高强度比赛后,冰敷和止痛针成了常规操作。”一位接近更衣室的消息人士透露,尽管金玟哉本人未公开抱怨,但其近期防守数据下滑明显:对抗成功率从赛季初的72%降至65%,回追速度亦受影响。
拜仁医疗组内部对金玟哉的治疗方案存在争议,部分医师主张强制轮休,避免慢性损伤;而教练组则倾向于“保守治疗+轻量训练”的折中方案,以应对关键战役,体育主管弗罗因德曾公开表示:“球员的意志力值得尊重,但俱乐部必须平衡竞技与健康。”
运动医学专家汉斯·穆勒博士指出:“脚踝反复劳损可能引发韧带松弛或关节炎,若拖到赛季末,甚至需手术干预。”类似案例在足坛并不罕见——2018年,瓦拉内因带伤出战世界杯导致状态暴跌;2021年,范戴克匆忙复出后遭遇二次重伤。
拜仁球迷论坛近期热议此事,多数声音批评管理层“短视”。“金玟哉是未来五年的后防支柱,不该为几场比赛赌上职业生涯。”资深球迷协会代表迈克尔·贝格在采访中直言,韩国媒体亦高度关注,韩联社称“国家队主帅克林斯曼已联系拜仁,要求亚洲杯前妥善处理伤势”。
值得注意的是,拜仁近期与切尔西新星科尔威尔的转会传闻,或许折射出管理层对后防深度的担忧,但冬季引援能否解决根本问题仍存疑,毕竟金玟哉的不可替代性有目共睹——他本赛季的传球成功率(89%)、拦截次数(3.2次/场)均为队内前三。
未来三周,拜仁将迎来与多特蒙德、曼联的焦点战,以及德国杯第二轮,若此时轮换金玟哉,防线几乎无合格替补可用,主教练图赫尔在发布会上回应:“我们会评估每日训练数据,医疗组拥有最终决定权。”但据《踢球者》爆料,俱乐部已着手联系自由市场老将,如博阿滕,作为应急方案。
业内人士分析,拜仁的困境折射出欧洲顶级俱乐部的通病——商业化赛程与球员健康难以兼顾,欧足联2024年扩军后的新欧冠赛制,将进一步压缩球员恢复时间,职业球员工会(FIFPro)近期报告显示,63%的球员在赛季中段出现“持续性疼痛却未充分休养”。
面对舆论风波,金玟哉本人保持低调,他在社交媒体的训练照片中未显露异样,队友穆西亚拉称赞其“是更衣室最坚韧的人”,但韩国队队医朴志勋警告:“亚洲球员体质与欧洲不同,过度消耗可能缩短巅峰期。”
回溯金玟哉的职业生涯,从北京国安到那不勒斯,再到拜仁,其“铁人”属性一直被称道,2022-23赛季,他全年仅缺席3场联赛,但这种超负荷运转的代价,或许正在显现。
随着冬窗临近,拜仁是否引援将直接影响金玟哉的康复计划,若新援到位,他可能获得2-3周静养;否则,俱乐部或被迫采用“打封闭”等极端手段,资深经纪人拉斐尔·皮门塔指出:“顶级球员的伤病管理需科学规划,不能仅依赖意志力。”
对于志在欧冠的拜仁而言,金玟哉的健康或是争冠路上的隐形变量,正如《图片报》评论:“保护金玟哉,不仅是保护一名球员,更是保护赛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