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光聚焦的剑道上,一位少年身穿白色击剑服,头戴金属护面,手持花剑,眼神专注而坚定,他就是近年来在国内击剑界崭露头角的年轻选手——姜鑫瑞,年仅16岁的他,已经在全国多项青少年击剑赛事中斩获佳绩,成为备受瞩目的击剑新星,在接受采访时,姜鑫瑞坦言:“比赛让我更加自信,但站在剑道上,你只能靠自己。”
姜鑫瑞与击剑的结缘始于一次偶然,小学五年级时,学校组织了一场击剑体验活动,他第一次拿起剑,就被这项运动独特的魅力所吸引。“那时候觉得击剑很酷,像电影里的侠客,”他回忆道,“但真正开始训练后,才发现它不仅仅是帅,更需要智慧、技巧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在父母的支持下,姜鑫瑞加入了当地的一家击剑俱乐部,开始了系统的训练,起初,他只是将击剑视为一项业余爱好,但随着训练的深入,他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击剑是一项非常独特的运动,它不仅是体能的比拼,更是脑力的较量,每一次出剑都需要深思熟虑,就像下棋一样,你必须预测对手的下一步动作。”
击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姜鑫瑞在刚开始参加比赛时,也曾经历过连败的低谷。“我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青少年锦标赛时,我在小组赛中就输了好几场,当时特别沮丧,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项运动。”
挫折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在教练和家人的鼓励下,姜鑫瑞开始更加努力地训练,每天放学后都会在俱乐部里待上几个小时,反复练习步伐、剑法和战术。“我意识到,击剑场上只能靠自己,没有人能替你比赛,你必须独自面对压力、做出决策,并承担后果。”
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仅让他在击剑项目中进步神速,也让他的学业和日常生活受益匪浅。“击剑教会了我如何专注、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些能力在学校里也同样重要。”
随着参赛经验的积累,姜鑫瑞逐渐在赛场上找到了自信,2023年,他在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中闯入前八,取得了个人最佳成绩,2024年,他更是在亚洲青少年击剑邀请赛中夺得铜牌,成为中国击剑界的一颗新星。
“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姜鑫瑞说,“无论是赢是输,你都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赢比赛当然开心,但输比赛更能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
在他看来,比赛最大的收获不是奖牌,而是自信心的提升。“当你通过努力赢得一场比赛时,你会觉得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任何事情,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击剑场上,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姜鑫瑞的成功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每周六天,他都要进行至少三小时的击剑训练,包括技术练习、体能训练和实战对抗,他还要兼顾学业,确保文化课成绩不落下。
“时间管理是最难的部分,”他坦言,“有时候训练累了,真的不想写作业,但我知道必须坚持下去,击剑和学业就像我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他的教练李明表示,姜鑫瑞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律和专注。“很多年轻选手在取得一点成绩后就会松懈,但鑫瑞始终保持着对击剑的热情和敬畏,他训练时非常投入,善于思考,经常主动加练改进自己的技术弱点。”
击剑是一项极其考验心理素质的运动,选手在比赛中必须独自面对各种情况,无法像团体项目那样依靠队友。“在剑道上,你只能靠自己,”姜鑫瑞说,“无论教练在台下怎么指导,最终执行还是得靠你自己,你必须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在失利时快速调整心态。”
为了提升心理素质,姜鑫瑞专门学习了心理调节技巧,包括深呼吸、可视化训练和积极自我对话。“每次比赛前,我都会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比赛的情景,预演各种可能的情况,这让我上场时更加从容。”
他还养成了赛后复盘的习惯,每场比赛后都会仔细分析自己的表现,找出优点和不足。“击剑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出你的全部——你的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your courage and fears. 只有直面这些,才能真正成长。”
谈到未来,姜鑫瑞的目标很明确: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最终站上奥运会的舞台。“我知道这条路很长,竞争也很激烈,但我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
除了个人梦想,他还感受到了一份责任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上击剑这项运动,它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培养人的品格和思维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击剑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击剑运动在国内的知名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触这项运动,姜鑫瑞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击剑是一项非常适合青少年的运动,它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专注力、决策力和心理韧性。”
作为一名学生运动员,姜鑫瑞必须在击剑和学业之间找到平衡,他坦言这并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关键是要提高效率,无论是训练还是学习,都要全身心投入,当我训练时,我专注于击剑;当我在学校时,我专注于学习。”
他的父母也非常支持他的击剑梦想,但同时强调学业的重要性。“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因为击剑而放松对我学习的要求,他们告诉我,教育是基础,无论将来做什么,良好的教育都会让你受益终身。”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姜鑫瑞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他认为击剑和学业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击剑训练培养的专注力和纪律性,让我在学习时也能更加高效;而学习培养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又反过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击剑战术。”
虽然击剑场上只能靠自己,但姜鑫瑞深知,他的成长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父母无条件的爱、教练的专业指导、队友的良性竞争以及学校的理解和支持。
“我很幸运有这么多人帮助我,”他感激地说,“当我输掉比赛时,父母总是鼓励我;当我在技术上遇到瓶颈时,教练总是耐心指导;当我需要请假参加比赛时,学校总是给予支持,这些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会用更好的表现回报他们。”
他的教练李明表示,培养一名优秀击剑选手需要整个系统的支持:“鑫瑞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家庭、俱乐部和学校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希望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有天赋的年轻人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
在姜鑫瑞看来,击剑是一项被低估的运动,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教育价值。“击剑被称为‘物理象棋’,因为它同时考验体能和脑力,你需要有敏捷的身手,还需要有敏锐的头脑来分析对手的战术和习惯。”
他特别指出,击剑是一项适合各种体型的人参与的运动。“不像一些其他运动对身高或体重有特定要求,击剑适合所有人,不同体型的人可以发展出不同的风格和战术,这正是它的美妙之处。”
击剑还是一项能够培养尊重和体育精神的运动。“每次比赛开始和结束时,你都要向对手、裁判和观众敬礼,这种仪式感教会我们尊重对手、尊重规则、尊重这项运动。”
对于想要开始练习击剑的年轻人,姜鑫瑞提出了以下建议:
找到一位好教练和一家好的俱乐部。“基础训练非常重要,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战术意识需要从一开始就培养。”
保持耐心和坚持。“击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技能,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积累,不要因为初期的困难而放弃。”
享受过程而不是只关注结果。“击剑带来的不仅仅是奖牌,还有友谊、成长和自信,享受每一次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你会发现收获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姜鑫瑞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年轻运动员的成长历程,更是一段关于自信、自立和自我发现的旅程,在剑道上,他学会了依靠自己;在比赛中,他找到了自信;在训练中,他发现了自己的潜力。
“比赛让我更加自信,场上只能靠自己”——这不仅是姜鑫瑞的感悟,也是无数击剑运动员的共同体验,在这项古老而优雅的运动中,年轻人学会的不仅仅是如何进攻和防守,更是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承担责任、如何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像姜鑫瑞这样的年轻运动员正成为新时代体育精神的代表:他们追求卓越,但也注重全面发展;他们渴望胜利,但也尊重对手;他们有个人的梦想,但也有社会的责任感。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姜鑫瑞这样的年轻人在各项运动中崭露头角,用他们的努力和才华书写中国体育的新篇章,无论最终能否站上最高领奖台,这种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本身,就已经是最宝贵的财富。